講文明懂禮貌, 行為規范我先行發表時間:2022-05-16 16:39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對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文明禮貌,需要謹言。首先,我們要注意說話的場合:“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蔽覀儜獣r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語言得當。其次,我們要注重出口之言,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的話說出口,令人如沐春陽之暖,如品清若之香。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語言形式。碰見老師,我們要主動問好;和老師說話時使用敬語;在打上課鈴前進入教室;遲到了要得到老師的允許方可進入教室;在課堂上不吃東西;同學之間交流要使用文明用語。 知禮而行,注重儀表。清潔衛生是禮儀的基本要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的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我們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對著裝打扮的要求。 行為規范,青年先行?!吧倌暾褚?豈不可做千里風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壯作萬古青流想?!碑斈銖澭鼡炱鹄?當你制止一次插隊行為,當你遵守交通規范等待紅綠燈,不橫穿馬路時,你會發現生活明朗,萬物可愛。 身為青年一代,我們要接過文明的火炬,驅散種種不文明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學禮儀,用禮儀,讓禮貌的種子萌發,讓文明的花朵綻放,規范我們的言行,爭做文明有禮的學子。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為文明禮儀奉獻自己的一份光熱,讓文明之風吹拂我們的校園。 |